政風新聞 宋柏誼報導
丹娜斯颱風造成台中幾處淹水,昨早沙鹿公所第一時間回報民政局,家戶淹水進度及陸續回報狀態,大批媒體前往採訪,突然臨時又有水情發生,但區長必須開線上會議,而公所因回報給層峰的時間差,才沒數十分鐘,導致數據稍誤後來改成35戶,但沙鹿公所早就在現場關心災戶並登記資料再回報,把災民問題如實呈報,幸好無人嚴重傷亡可說是大幸,水情也快速退散。
時間回到,本周一(7號)上午,市長及首長們在災害應變中心接受平面跟電子媒體採訪,其他區長在各區辦公室待命等待線上會議,盧市長受訪前,各公所先行線上回報受災戶數,然後接受媒體採訪,後來一小時後,廣納百川的本刊記者發現,這讓最重視災情的盧市長,少見在區長群組上出了聲音,群組上的簡訊打著”……..”,民政局吳局長也馬上調整管理腳步。
在民政家族中就私下引發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公所是否虛報掩蓋事實,有人則說這是掌握不確實;其實這都是在下雨天棒打落水狗的心態,因為災害都是瞬息萬變,而關心災民後續才是”首要之功”。
沙鹿區往年都是淹水區域且是媒體習慣拍攝的地方,但這次的突發性大雨來的又急又快,沙鹿公所這次也特別有警覺性,提早進入狀況,張世祺會後及時到現場探望災民,也即時更新了最新災民受災數據給民政局;而沙鹿區在去年也有類似水情,公所團隊也都處理得宜。
颱風政治學,是市府團隊都必須瞭解跟學習的功課,光一個下水溝蓋就被反對黨抨擊到”歪腰”,連建設局都要出面幫忙說還沒驗收,因此數據的重要性跟及時變動性仍要特別注意;本刊特別前往災害應變中心跟沙鹿、清水現場了解狀況,同時深知媒體同業的作業狀況,其實電視台去現場拍的時候,剛好是淹水逐漸正要退去的當下,被拍下淹水這一幕,這對照當天早上市長受訪所講的數據有不同,也顯示民政公所掌握的機變性。
但更重要的是公所對於災民人文的關懷,張世祺仍能在現場了解每一戶狀況,代表是認真的漢子,畢竟從清潔隊隊長出身,特別知道颱風災後的搶救重要性,雖然災民當下很氣,不過也因此多了張區長的人文關懷,氣氛緩和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