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風新聞 宋柏誼報導
出生在宜蘭的蔡文華,在台中市念完高中畢業後,相當有生意頭腦,後來跟太太日夜打拼努力創業,因為經營海產食品有成,通路遍及全台,海產貿易事業先到大陸發展十年,再回台灣台中落地生根,業界素有”海帶王子”稱號,後來也投資營造事業蓋工業廠房,更在太平擔任多個社團幹部,更被國際同濟會網羅,成為會內多個重要職務會長主委。
57年次的蔡文華,已經連續三年擔任國際同濟會總會會務資政,相當少見,因為該職務通常是一年一任,全國性的職務僅有六位。由於有社團豐富歷練、口才流利從不怯場,對於公共事務也相當熱心,他也是許多民意代表爭相拉攏的對象,舞台上也不難看見他的主持身影。
蔡文華把人生下半場貢獻在太平調解會,他強調並不是永遠擔任幹部職務,而是把幫助人當作志業,因為許多人可能一輩子只會來調解會一次,而這一次就可能影響他人的後半生,無論是為了車禍、生意糾紛或家庭繼承,這當中就需要調解委員當公道伯,從情理法三方面從中協調。
好友廖美琳眼中的蔡文華,成功將經營社團經驗,帶入傳統冷衙門的調解會,有別於其他調解單位,統一整合的功力相當強,而且點子相當多,主動到各鄰里活動宣導調解業務,多方募款宣導品,強力且有效的宣導保險重要性、損害賠償的觀念以及法律常識。
蔡文華也因此不斷進修上課,多次得到調解績優人員表揚,他強調職稱不重要、稱職才重要,也投書到法制局分享調解經驗,讓更多民眾看到不一樣的調解會,原來有如此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