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總加薪留才、導入AI助攻第一線

政風新聞 宋柏誼報導

全球面臨護理人力招募與留任困難之際,臺中榮總於5月7日舉辦國際護師節慶祝大會,感謝護理人員的辛勞及貢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志揚代表主任委員嚴德發到場,院長傅雲慶親自出席,表揚166位優秀護理人員,肯定他們在臨床照護與專業服務上的卓越表現。

臺中榮總護理部指出,113年醫療服務再創高峰:門診263萬人次、住院8萬1千人次、急診7萬5千人次,手術量突破5萬3千台。這麼龐大的醫療服務有無數護理人員默默地堅守及付出。

傅雲慶院長致詞表示,護理人員提供「五心級照護」,以愛心、耐心、細心、關心與責任心守護病人,是醫療體系中最堅實、最溫暖的堡壘。為強化護理發展,院方持續投入資源,調升薪資福利與教學津貼,自5月1日起,全院護理師平均每月加薪2千至3千元,同時推動留任與進階獎勵機制,每年編列經費支持進修與交流,拓展國際視野。

臺中榮總深耕智慧護理逾30年有許多的創新成果,包括2004年全國第一台行動護理車、實現行動化照護;2009年全國第一個全面執行護理紀錄電子簽章;2018年全國第一靜脈輸液電子紙標籤,減少護理人員手動抄寫的負擔,並提升給藥安全性;2023年全國第一家靜脈輸液共管藥物決策系統,輸液不相容發生率從34%降至零風險,遠低於國際值4.4%,提供更安全且高品質照護;2024年全國最高100%電子紙床頭卡覆蓋率,每日每床可節省約19分鐘更換床頭卡的工時。

2025年更加速軟硬體智慧化發展,與鴻海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全國第一台AI護理機器人Nurabot,分攤護理師非專業性的勞務工作,如病床間的檢體運送,可助護理師減少每日30%的工時,並獲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親簽「Jensen Huang Loves Me(黃仁勳愛我)。」

另有導入生成式AI技術於文字與語音客服、部署防疫機器人,開發AI預測風險模型、智慧症狀照護應用程式、護理衛教平台、傷口與造口護理紀錄系統等創新智慧工具不勝枚舉,不僅減輕護理負擔,更提升效率與病患滿意度。今年由劉淑芳副主任帶領的資訊護理師們,榮獲慈月基金會第14屆南丁格爾獎團體金獎肯定。

資深護理師劉秀珍在職超過40年,自民國79年起服務於臺中榮總。她於28年前接手糖尿病個案管理工作,成為糖尿病友的健康守護者,協助控糖與穩糖,並全面推動糖尿病防治照護。臺中榮總糖尿病照護涵蓋率達83%,居全國之冠,並成為台灣首家獲得糖尿病國際典範獎的醫院。本院積極推行一站式健康識能衛教模式,榮獲國民健康署健康識能比賽績優獎,更首創「中榮糖尿病友會─穩糖俱樂部」支持團體,每週衛教服務人次達100人。今年,劉秀珍榮獲南丁格爾績優奉獻銅獎,實至名歸,是後輩學習的楷模,也展現臺中榮總在護理人才培育上的成果。

護理部主任張美玉表示,院方在招募護理人才時,不僅重視專業能力,也強調臨床實習與職場銜接教育。透過完善的培育與引導機制,協助新進護理人員順利投入臨床工作,讓每位護理師的價值被看見、獲得肯定,實踐「有護理師,才有未來」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