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會今(9日)衛生業務質詢,市議員黃馨慧表示,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衛福部對國內醫療體系崩壞無作為,呼籲衛生局針對衛生所缺乏醫生、護理人才留任研擬具體政策,保障民眾就醫權益。
黃馨慧表示,去年台中衛生所有6所沒有專責醫師,後來變成8所,今年已經達到10所找不到醫生,佔全市29區有三分之一衛生所缺醫生!分析原因,衛生所專責醫生需要安排門診、配合中央推動流感、新冠等各項公衛政策及假日行政相驗,工作繁重,卻礙於衛生所福利待遇是由中央統一規定而無法調整到「市場行情」薪資待遇。
黃馨慧指出,衛福部去年3月取消醫院診所掛號費上限,理由是「讓收費價格回歸市場機制」,引爆一堆高額收費亂象,民眾抱怨看病有「階級化」?既然衛福部懂得用「市場機制」,為何衛生所薪資待遇不能遵照「市場機制」?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日前提出解決方案,認為「醫療體系待遇不佳是流失人才主因」。建議衛福部除了調整薪資結構以外,也應該增加「久任獎金」,並加速三班護病比立法進程,確保合理的工時與工作負荷,以舒緩人力不足的情形。
黃馨慧說,除醫療體系崩壞問題急迫需處理,最佳保健還是預防勝於治療。112年建議大腸癌公費篩檢由50歲降齡下修,113年有鑑於台灣錯誤能源政策、空汙嚴重影響健康,再建議擴大肺癌公費篩檢對象。原「四癌」增列為「五癌」公費篩檢、且降齡調漲補助,呼籲市府多多宣傳,落實守護市民健康就醫權益。
衛生局長曾梓展回應,對於醫療體系崩壞問題,政府應該要更積極一點。